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中部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位于胚胎时期原发间隔与继发间隔的交界处。一般在出生后5~7个月,大多数人卵圆孔会融合关闭,如果3岁以上的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1.卵圆孔未闭的危害
增加脑卒中风险:卵圆孔未闭会使来自静脉系统的栓子有机会进入动脉系统,栓子随血流到达脑部,可引发脑卒中。
引起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偏头痛,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反常栓塞、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血小板活化等因素有关。
2.卵圆孔未闭的检查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首选方法,可观察卵圆孔的结构、大小、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分流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卵圆孔及周围结构,对诊断卵圆孔未闭有重要价值。
发泡试验: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右心声学造影剂是否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系统,从而判断卵圆孔是否未闭。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有助于排除因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的脑卒中。
3.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因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偏头痛。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介入封堵术:通过微创的方法将封堵器置入卵圆孔,关闭卵圆孔,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复杂的卵圆孔未闭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4.卵圆孔未闭的预防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房颤、心力衰竭等,可降低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适当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应尽量戒烟限酒。
定期体检:有卵圆孔未闭家族史、心脏病史、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卵圆孔未闭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后果。如果发现卵圆孔未闭,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