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常见原因包括胃溃疡、药物、应激状态、饮食等,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膜炎体征及全身症状,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NSAIDs、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急性胃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关于急性胃穿孔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一、原因
1.胃溃疡:胃溃疡是导致急性胃穿孔的最常见原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侵蚀胃黏膜,导致溃疡形成。当溃疡逐渐加深,穿透胃壁时,就会引起穿孔。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急性胃穿孔。
3.应激状态:严重的疾病、大手术、颅脑损伤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容易发生急性胃穿孔。
4.饮食因素:暴饮暴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急性胃穿孔的风险。
5.其他原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恶变、胃壁肿瘤、胃内异物等也可能引起急性胃穿孔。
二、症状
1.腹痛:突然发生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常伴有恶心、呕吐。
2.腹膜炎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3.其他症状:发热、寒战、心慌、气短等全身症状。
三、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胃溃疡、药物使用史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了解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是否升高,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
4.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有助于诊断。腹部超声、CT等检查可进一步了解腹腔内的情况。
5.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穿孔较小的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等。
2.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重、穿孔较大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等。
五、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有胃溃疡等疾病,应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2.避免使用NSAIDs:如需使用,应尽可能短期使用,并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3.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
总之,急性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预防急性胃穿孔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应注意饮食健康,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