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骨折,由高处坠落、跟腱牵拉等引起,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肿胀、瘀斑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注意休息、饮食和功能锻炼。
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跟腱牵拉等原因引起。以下是关于跟骨骨折的诊治相关内容:
1.诊断:
症状:跟骨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足跟部疼痛、肿胀、瘀斑,以及行走困难等症状。
体征:局部压痛、足跟部增宽、畸形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2.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冷敷、抬高患肢、使用止痛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恢复跟骨的正常形态和关节面的平整,固定骨折断端,促进愈合。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撬拨复位内固定等。
3.康复治疗:
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
术后中期: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
术后后期:逐渐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功能。
4.注意事项:
休息:骨折愈合期间,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患肢负重。
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
复查: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功能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总之,跟骨骨折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