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高血压可先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等,如血压仍未达标,或存在靶器官损害等情况,则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选择和使用需遵医嘱。
一级高血压患者通常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如果血压仍未达标,或存在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等情况,则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下是一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改善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建议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BMI:18.5-23.9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补充钾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减少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增加运动:每周进行4-7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酒,建议不饮酒。
2.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的种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降压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有无其他疾病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一般来说,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年轻、心率较快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用于老年、有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
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压达标。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干咳、血管性水肿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头晕、头痛、鼻出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降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