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和气溶胶传播,感染后可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小肠绒毛损伤引发腹泻,其特征是“感冒”、呕吐、腹泻,通常可在10天内自行痊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春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可在10天内自行痊愈。
轮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传播。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和腹泻。成人是轮状病毒的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可排毒,但其症状一般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婴幼儿感染后,病毒可在肠道中繁殖并释放出外膜蛋白,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小肠绒毛损伤,进而引发腹泻。轮状病毒肠炎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
春季腹泻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于腹泻症状较轻的患儿,可在家庭中进行护理和治疗,如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如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静脉补液、抗病毒药物等治疗。
此外,预防春季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饮食卫生等。同时,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也是预防春季腹泻的有效措施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早产儿、免疫缺陷者等,感染轮状病毒后可能会发展为重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