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等,对于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手术治疗。
根据上述需求,回答如下:
1.症状:
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腹痛:多为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左下腹或下腹为主。
腹泻:每日排便10余次至数十次,脓血便或黏液便。
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总想排便,但每次排便量少。
恶心、呕吐: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病原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腹痛剧烈者给予阿托品等解痉药物,呕吐者给予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
中医治疗:可给予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中药或中成药。
并发症治疗:如有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信息: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中医治疗等。对于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