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清除诱因、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宫腔内给药、物理疗法等,治疗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按医嘱服药、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预防措施包括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器械损伤宫颈、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等。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的炎症。根据病情急缓,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其主要症状包括下腹痛、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等。以下是关于子宫内膜炎治疗的一些建议。
一、治疗方法
1.急性子宫内膜炎
支持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凹陷而使炎症局限。此外,还应补充营养及水分,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抗生素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措施,选择抗生素应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支原体、衣原体及需氧菌、厌氧菌等。
2.慢性子宫内膜炎
清除诱因:对有宫内避孕器者,应尽快取出,以消除诱因。
扩宫引流及雌激素治疗:对于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扩张子宫颈口,以利血液或分泌物流出。此外,还可应用已烯雌酚0.5-1mg,每日口服1次,连服1-2周,并服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
宫腔内给药:对已婚患者可采用宫腔内给药的方式,操作前需经阴道消毒、探测宫腔深度后,将灭菌导尿管自宫口送入宫腔,以小于宫腔深度0.5cm为宜,将选定的药物经导尿管缓慢注入宫腔,待药液全部进入宫腔后,拔出导尿管,平卧或臀高1-2小时,每日1次,经期停用,由于操作可能造成逆行感染,应在正规医院进行。
物理疗法:可通过激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物理疗法,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以利于炎症的吸收。
二、治疗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2.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
3.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应及时告知医生。
4.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发热、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
三、预防措施
1.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2.避免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3.产后或流产后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4.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5.对有子宫内膜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不孕妇科手术、多产、宫颈手术等,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总之,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治疗期间的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您有子宫内膜炎相关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