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主要症状有腹部肿块、血尿、疼痛、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病情进展可导致尿毒症,需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延缓病情。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可累及双侧肾脏,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增大,最终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以下是多囊肾的一些常见症状:
1.腹部肿块:多数患者在腹部摸到或看到肿块,通常是在一侧或两侧上腹部,肿块大小不一,质地硬,表面有结节,无明显压痛。
2.血尿: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间歇性发作。
3.疼痛: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可局限于一侧或两侧腰部,也可向腹部、腹股沟区或背部放射。疼痛发作常与囊肿增大、牵拉肾脏包膜或压迫肾盂输尿管有关。
4.高血压:约半数患者出现高血压,且血压升高难以控制,常与肾脏功能受损有关。
5.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通常为微量白蛋白尿。
6.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出现尿毒症症状。
7.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多囊肾的症状轻重不一,有些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肾脏有多囊改变。因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对于已经确诊多囊肾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应及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总之,多囊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及家属高度重视,定期随访,积极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