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夏秋季,儿童多见,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数个至十数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至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其他部位,一般预后良好,多在1周左右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至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至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应煮沸消毒。一般预后良好,多在1周左右痊愈。
特殊人群需要注意:
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且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也可能会有所下降,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病情可能会比较复杂,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果老年人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口腔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如手足口病、普通感冒等,因此在诊断时需要注意鉴别。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