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宝宝5天不拉大便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若母亲饮食上过量摄入辛辣、油腻食物,继而可影响乳汁质量,宝宝在摄入后会影响本就稚嫩的胃肠道,从而引起腹泻、便秘等症状。此类宝宝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母亲饮食恢复正常后,多数宝宝便秘症状可逐渐消失。
消化不良可导致宝宝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针对消化不良,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多潘立酮口腔崩解片等药物促进宝宝胃动力,以缓解症状。针对食欲差症状,可应用复方胰酶散、胰酶肠溶胶囊等消化酶制剂治疗。胃酸分泌较多者可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等抑酸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宝宝由于基础代谢速率下降,因此会引起便秘、食欲减退等症状,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治疗,待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正常后,多数便秘症状可得到缓解。
先天性巨结肠多发于新生儿,宝宝常常由于肠道梗阻而引发顽固性便秘或腹胀症状。针对先天性巨结肠,临床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包括造瘘术、结肠直肠切除直肠后吻合术、直肠后拖出吻合巨结肠根治术等。采取手术前还可对宝宝先行保守治疗,其目的在于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如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或者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塞肛。严重便秘者还可通过灌肠以促进排便。
针对消化不良宝宝,日常中还需要注意保暖,以免机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腹痛、便秘发作时,家属可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母亲饮食上还需增添高碘食物摄入,如海带、海藻、香蕉等。先天性巨结肠者若术后排便功能较差,还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以促进恢复,少数宝宝术后还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失禁症状,届时需帮助宝宝进行长时间的排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