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粪便中出现乳糖3+,提示可能存在乳糖消化不良。
新生儿粪便中出现乳糖3+,提示乳糖可能消化不良。
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糖,需要人体内的乳糖酶分解吸收。当肠道中的乳糖酶缺乏时,乳糖消化吸收不良,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等短链脂肪酸和气体,刺激肠道,引起肠鸣、腹胀、腹痛、排气、腹泻等症状。
乳糖酶缺乏是亚洲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可能是因为妈妈的饮食中含有大量的乳糖,或者妈妈体内的乳糖酶活性不足,导致宝宝通过母乳摄入过多的乳糖。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可能是因为配方奶中的乳糖含量过高,或者宝宝对配方奶中的乳糖不耐受。
除了腹泻,乳糖消化不良还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吐奶、腹胀、便秘、肠鸣、屁多、肠痉挛、肠绞痛等症状。长期的乳糖消化不良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带宝宝的粪便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如果确诊为乳糖不耐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饮食:减少或避免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如牛奶、羊奶、母乳、奶粉、冰淇淋、蛋糕、面包等。可以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奶制品,如酸奶、奶酪、舒化奶等。也可以选择一些豆类、肉类、蛋类、谷类等食物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补充乳糖酶:可以在喂奶前或吃奶时给宝宝补充乳糖酶,帮助分解乳糖。乳糖酶可以从药店或网上购买,也可以从一些乳制品中提取。
更换奶粉: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可以更换为无乳糖或低乳糖的配方奶,如豆基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观察宝宝的情况:在调整饮食和补充乳糖酶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果宝宝的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出现了其他异常,如发热、呕吐、咳嗽、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
总之,乳糖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大多数宝宝都能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如果家长对宝宝的情况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