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急救措施、补充血容量、止血治疗(药物、内镜、手术)、病因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一般急救措施: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烦躁者可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呕血者应禁食。
2.补充血容量: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纠正休克。输液量根据失血量决定,严重者应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输血输液。
3.止血治疗:
药物止血: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还可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内镜治疗:在出血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下喷洒止血剂、电凝止血、激光止血、夹闭血管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出现大出血、反复出血、合并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等。
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神志等变化,注意有无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出血情况、身体状况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