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膜穿孔治疗建议:清除异物、避免感染、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选择病因、局部或手术治疗。
耳膜穿孔多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所致,常见于头部受撞击,挖耳用力过猛,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等。耳膜穿孔后,患者会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下是关于小孩耳膜穿孔治疗的一些建议。
1.病因治疗
清除外耳道存留的异物、耵聍等。
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
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任何药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大多数外伤性穿孔可于3~4周内自行愈合。较大而经久不愈的穿孔可行鼓膜修补术。
2.局部治疗
耳膜穿孔后,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洗净外耳道脓液,局部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若中耳有感染,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
3.手术治疗
耳膜穿孔较大、经久不愈;或合并胆脂瘤;或外伤性穿孔感染,经上述治疗无效时,可通过手术修补耳膜。
手术时机最好在穿孔形成后3~6个月内施行。
外伤性穿孔修补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术前、术中应彻底清除外耳道内的耵聍或异物等。
鼓膜穿孔后应及时清除外耳道内的血迹和血块,避免形成痂皮,影响手术效果。
术中应尽可能保存与鼓膜穿孔缘有关的残存鼓膜组织,以维持鼓膜的传音功能。
术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需要注意的是,小孩耳膜穿孔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小孩挖耳、游泳时呛水等,以预防耳膜穿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