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剧烈头痛、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体征(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前房变浅、虹膜萎缩、瞳孔散大)和相关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视野检查、房角镜检查)。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以下是关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
1.症状:
剧烈头痛:疼痛通常发生在眼球、眼眶周围,可能伴有同侧的眉弓、前额或太阳穴疼痛。
眼痛:眼痛剧烈,呈胀痛或刺痛,可伴有同侧的头痛。
视力下降:视力突然下降,可伴有雾视、虹视等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体征:
眼压升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通常明显升高。
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水肿,呈雾状混浊。
前房变浅:前房角狭窄或关闭,导致前房变浅。
虹膜萎缩:长期眼压升高可导致虹膜萎缩,形成青光眼斑。
瞳孔散大:瞳孔通常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3.检查:
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前房、虹膜、瞳孔等结构的变化。
眼底检查:检查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了解青光眼对眼部的损害程度。
视野检查:评估青光眼对视野的影响。
房角镜检查:通过房角镜观察房角的结构,判断房角是否狭窄或关闭。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角膜炎、虹膜炎、偏头痛等。
对于老年人、远视眼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