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疫苗,暴露前免疫人群为兽医、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暴露后免疫人群为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者。接种程序为一般咬伤者于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禁忌包括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等,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饮酒、喝浓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进行剧烈运动等,接种狂犬病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等不良反应。
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疫苗,以下是接种相关信息:
1.接种人群:
暴露前免疫:兽医、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狂犬病病毒的整形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护士。
暴露后免疫: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者。
2.接种程序:
一般咬伤者于0、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3.接种禁忌: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
对链雷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狂犬病疫苗。
4.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饮酒、喝浓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进行剧烈运动等。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全身乏力、发热、头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可自行缓解。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能缓解的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仍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特别是咬伤后1年内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