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是在原发性肺结核基础上感染结核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排菌患者是传染源,可出现咳嗽等症状,通过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核菌检查等可确诊,治疗主要是抗结核药物治疗,需遵循早期、适量等原则,疗程一般为6-18个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和营养,避免劳累和呼吸道刺激,同时要注意预防。
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是指在原发性肺结核的基础上,结核菌再次感染肺部而发生的肺结核病。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以下是关于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2.诊断: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结核菌检查(如痰涂片、结核菌培养等)来确诊。
3.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等。抗结核药物治疗需要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疗程一般为6-18个月。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4.预防: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预防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疗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5.注意事项: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饮食上应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此外,患者还需要戒烟戒酒,避免呼吸道刺激。
总之,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以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