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包并伴有疼痛可能由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炎、耵聍栓塞、耳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具体原因需就医检查后确定。
耳朵里长了个包很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细菌感染后形成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可引起外耳道肿痛。
病因:挖耳、游泳、中耳炎症分泌物等刺激,可诱发外耳道疖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疖肿。
症状:外耳道疖肿初期,患者会感觉耳部疼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疖肿成熟后,顶部会出现黄色脓点,溃破后有脓液流出,疼痛可明显缓解。
治疗:未成熟的疖肿,可局部热敷,或涂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等,以促进炎症消退;疖肿成熟后,可让医生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2.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可导致外耳道肿胀、疼痛。
病因:掏耳、进水、感染等,可引起外耳道炎。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可能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
症状:外耳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部会出现灼热、疼痛,咀嚼或牵拉耳郭时,疼痛会加重;外耳道皮肤会弥漫性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慢性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皮肤会增厚、脱屑,有时会出现皲裂,耳部会有瘙痒感。
治疗:急性外耳道炎,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同时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慢性外耳道炎,可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水杨酸酒精滴耳液等,以软化耵聍,缓解症状。此外,患者应避免挖耳,保持外耳道干燥。
3.耵聍栓塞:耵聍(耳屎)过多,凝结成块,堵塞外耳道,可引起耳部胀满、疼痛。
病因:耵聍栓塞的发生,与耵聍分泌过多、排出受阻有关。此外,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炎等,也可能导致耵聍栓塞。
症状:耵聍栓塞患者,可出现耳部胀满、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如果耵聍压迫鼓膜,还可能引起眩晕。
治疗:较小的耵聍栓塞,可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耵聍钩或吸引器取出耵聍;如果耵聍栓塞较大,难以取出,可先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3-4次,每次滴3-5分钟,以软化耵聍,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将耵聍冲出。
4.耳部肿瘤:外耳道、中耳或内耳的良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耳部疼痛。
病因:耳部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有关。
症状:耳部肿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等。常见的症状包括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出血等。
治疗:耳部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5.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耳部带状疱疹、中耳癌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耳朵里长包、疼痛。
总之,如果耳朵里长了个包,伴有疼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在就医前,患者应避免挖耳,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出现耳朵里长包、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因为这些人群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耳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