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好发于年轻女性,可能导致轻微腹痛或严重内出血、休克,主要与自动破裂、外力作用、性生活有关,通过病史、症状、B超等可确诊,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为“青春杀手”。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体破裂的相关内容。
黄体破裂对人的危害因人而异,临床症状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有的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为继发黄体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续性腹痛,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黄体破裂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
2.外力作用:下腹受到撞击、跌扑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等,可能会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
3.性生活: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一般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突发下腹剧痛,应首先考虑黄体破裂的可能。如果腹痛同时伴有肛门坠胀感,更应高度怀疑黄体破裂。此外,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内有积液,有助于诊断。
黄体破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症状、年龄等因素。一般来说,症状较轻、出血较少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止血、止痛等。而症状较重、出血较多、怀疑有内出血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剖腹止血、腹腔镜手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都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总之,黄体破裂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一旦出现下腹剧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