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人的交叉临床病象主要包括吞咽障碍、视力障碍、高血压、胸部疼痛、下肢瘫痪、猝倒等,这些症状并非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且程度和症状因人而异。
颈椎病病人交叉临床病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管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
4.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5.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6.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交叉临床病象并非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而且其出现的程度和症状也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对于颈椎病患者,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适当进行颈部运动等,以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