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时可按摩扭伤穴、阳池穴、阳溪穴、丘墟穴、昆仑穴等穴位来消肿散瘀,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孕妇、儿童、老人及患相关疾病人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当发生扭伤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帮助消肿散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及按摩方法:
1.扭伤穴: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指总伸肌腱的两侧),一手两穴,左右共四个穴位。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进行点按,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2.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进行点按,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阳溪穴:在手腕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进行点按,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4.丘墟穴: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进行点按,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5.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进行点按,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如果扭伤较为严重,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在按摩穴位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在按摩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
关键信息:当发生扭伤时,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帮助消肿散瘀,常用的穴位包括扭伤穴、阳池穴、阳溪穴、丘墟穴、昆仑穴等。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在按摩穴位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