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的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周围性三类,可出现代谢率减低等症状,诊断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等,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危害较大,需预防。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以下是关于甲减的一些信息:
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代谢率减低、畏寒、乏力、便秘、月经不调、体重增加等症状。
病因:
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等。
继发性甲减:因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
周围性甲减:少见,为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所致。
诊断: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来确诊。
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目标是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危害:甲减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贫血、血脂异常等。
预防:及时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避免碘缺乏或碘过量、减少辐射暴露等有助于预防甲减的发生。
对于甲减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食物和药物。对于育龄期女性、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总之,甲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