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儿童也可发生,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肛周脓肿、肛裂、会阴部手术、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为肛周脓肿、疼痛、瘙痒、排便不畅、全身症状等,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主要包括保持肛门清洁、饮食调理、积极治疗肛周疾病、避免久坐久站、提高免疫力等。
肛裂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儿童也可发生,且发病率及复发率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肛裂肛瘘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引起肛裂肛瘘的主要原因之一。
2.肛周脓肿:肛裂肛瘘的主要原因是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造成。
3.肛裂:肛裂反复感染可并发肛裂肛瘘。
4.会阴部手术:会阴部手术,如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等,可引起肛门部感染,导致肛裂肛瘘。
5.营养不良:肛裂肛瘘患者,因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感染,从而诱发肛裂肛瘘。
6.其他: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也可并发肛裂肛瘘。
肛裂肛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肛周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是最常见的肛裂肛瘘类型,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2.疼痛:疼痛是肛裂肛瘘的主要症状之一,呈持续性,疼痛剧烈,行走或坐立时加重,排便或坐浴后减轻。
3.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排便不畅:肛管纤维化可导致肛管狭窄,出现排便不畅。
5.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裂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肛裂肛瘘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肛周脓肿、肛裂、肛瘘等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是否有过会阴部手术等。同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肛门局部检查,观察肛周皮肤是否有红肿、瘘口、分泌物等。此外,还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分泌物涂片和培养、超声、CT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肛裂肛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肛裂肛瘘患者,包括坐浴、局部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等。坐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外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口服抗生素可以控制感染。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肛裂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肛瘘的患者。手术的目的是切开瘘管,引流通畅,促进愈合。手术方法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
肛裂肛瘘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肛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积极治疗肛周疾病:如肛裂、肛周脓肿等,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4.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久坐久站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肛裂肛瘘的发病风险,应适当活动。
5.提高免疫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感染。
总之,肛裂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肛裂肛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