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堵塞了可能与淋巴结炎、丹毒、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可针对性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1、淋巴结炎
淋巴堵塞较为常见原因是淋巴结炎,由于致病菌侵入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受累发生炎症,进而引起淋巴结肿大,造成淋巴循环堵塞。
淋巴结炎患者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钠、罗红霉素、头孢氨苄等,待炎症消除后,淋巴循环堵塞的情况也可得到改善;若淋巴结炎已经形成脓肿,除了使用抗生素,还需要进行切开引流。
2、丹毒
丹毒主要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属于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好发于下肢,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下肢淋巴循环不畅,出现肿胀的症状。
丹毒患者平时多注意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下肢肿胀的症状。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钠、红霉素、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当丹毒得到控制后,淋巴循环通畅性可恢复,无需过度紧张担心。
3、恶性肿瘤
淋巴堵塞还要考虑与恶性肿瘤有关,因为恶性肿瘤进入中晚期会通过淋巴转移,进而引起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比如乳腺癌可引起腋下淋巴结肿大。
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保留乳房手术、全乳房切除术、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等;术后辅以放、化疗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肿瘤转移及复发,提高生存率,常用化疗药物有多柔比星、紫杉醇、氟尿嘧啶等。当乳腺癌得到控制后,淋巴堵塞的情况也可得到缓解。
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淋巴堵塞了还可能与外科手术损伤淋巴管、血吸虫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