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包括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特殊处理和服药时间等方面,应根据药物和疾病性质进行具体操作,以保证药效。
1.器具选择
首选瓦罐、砂锅,其次为搪瓷器皿、不锈钢锅,忌用铁锅、铜锅。
2.浸泡时间
以温水浸泡30~60分钟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又可避免有效成分的分解。
3.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中药可煎3次,滋补类中药可煎2次。这是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第1次煎时,有效成分总溶解量为45%~50%;第2次时为30%左右;第3次时为10%~15%。
4.煎煮时间
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的性质,煎煮时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左右。
5.特殊处理
有些中药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应按照医嘱进行处理。
6.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用;驱虫药和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安神类药物宜在睡前服用。
总之,中药煎煮是一门学问,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