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睾丸炎、病毒性睾丸炎、霉菌性睾丸炎、螺旋体性睾丸炎、寄生虫性睾丸炎,其中以非特异性睾丸炎最为常见。以下是关于睾丸炎的一些相关内容:
1.病因
非特异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病毒性睾丸炎:常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可经血行或逆行感染而发生腮腺炎睾丸炎,常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
霉菌性睾丸炎:由霉菌感染引起,多与患者患有霉菌性尿道炎、精囊炎有关。
螺旋体性睾丸炎:多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寄生虫性睾丸炎:由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的寄生虫有丝虫、血吸虫等。
2.症状
非特异性睾丸炎:起病急,睾丸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可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病毒性睾丸炎:多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3-4天,出现阴囊坠胀、疼痛,睾丸肿大,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
霉菌性睾丸炎:睾丸肿大、疼痛,质地稍硬,有下坠感,局部可有红肿、压痛。
螺旋体性睾丸炎: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可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睾丸迅速肿大、疼痛,触痛明显。
寄生虫性睾丸炎:阴囊部坠胀感,睾丸肿大、疼痛,质地硬,有压痛,精索增粗,有时可在睾丸或附睾上触及硬结。
3.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
尿常规:可发现尿中有红细胞。
精液常规:可见精子数量减少或无精子。
超声检查:可发现睾丸肿大、回声不均匀等。
病毒学检查:可检测出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梅毒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出梅毒螺旋体。
寄生虫检查:可在睾丸或附睾中找到寄生虫。
4.治疗
非特异性睾丸炎:主要是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及抬高阴囊等物理治疗,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睾丸炎: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霉菌性睾丸炎:主要是抗霉菌治疗,如酮康唑、氟康唑等。
螺旋体性睾丸炎:主要是青霉素治疗。
寄生虫性睾丸炎:主要是驱虫治疗,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裤。
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积极治疗尿道炎、精囊炎等疾病。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