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其他部位感染扩散或医源性因素导致。主要症状为阴囊疼痛、红肿、发热等。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卧床休息、阴囊托起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及时治疗其他疾病、注意休息等。
1.病因:
细菌感染:附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这些细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附睾,导致附睾炎的发生。
其他感染途径:附睾炎也可由其他部位的感染扩散引起,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医源性因素:某些医源性操作,如经尿道器械操作、前列腺穿刺等,也可能导致附睾炎的发生。
2.症状:
阴囊疼痛:急性附睾炎的主要症状是阴囊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
阴囊红肿:阴囊会出现红肿,附睾会肿大、变硬。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3.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阴囊的体格检查,以确定附睾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感染的情况。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附睾的情况,有助于诊断。
4.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主要方法,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药物。
卧床休息:休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炎症的消退。
阴囊托起:使用阴囊托可以减轻阴囊的坠胀感。
对症治疗:如疼痛明显,可使用止痛药。
5.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裤。
避免不洁性行为。
及时治疗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防止感染扩散。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附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慢性附睾炎,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如果出现阴囊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附睾炎的治疗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