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后得狂犬病的概率较低,但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
1.狗是否携带狂犬病病毒:只有狂犬病发病期的狗才有传染性,但其唾液中可能含有病毒。
2.伤口的严重程度:伤口越深、越靠近头部和颈部,感染的风险越高。
3.处理伤口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及时彻底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4.个体的免疫状况: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有艾滋病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较高。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少数情况下可长达数年。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被狗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如果狗在伤人后10天内没有死亡,或者伤人的狗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则可以停止接种疫苗。
对于高危人群,如被咬伤的儿童、兽医、动物管理员等,更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此外,预防狂犬病的最好方法是给狗接种疫苗,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以及正确处理被咬伤的伤口。
总之,被狗咬后感染狂犬病的概率较低,但仍需高度重视。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如果对狂犬病或伤口处理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