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在CT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有低密度病灶、密度变化、增强现象等。
1.低密度病灶
在发病24小时后,CT图像上可观察到病灶区出现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随着时间推移,梗死面积大者可伴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2.密度变化
发病后2至15天内,梗死区域可能呈现为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病灶。而在发病的第2至3周,病灶可能变为等密度影,此时在CT上难以分辨。
3.增强现象
脑梗死后5至6天,病灶区可能出现增强现象,尤其是在发病后的1至2周最为明显。90%的脑梗死会显示不均匀强化。
此外,脑血栓的CT影像还可能表现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实质缺血、中线移位等继发性改变。然而,CT检查在脑血栓发病的极早期可能无法准确显示异常,此时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可能更具诊断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