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症,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等。其症状主要为咽痛、高热等,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可有脓性分泌物。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同时可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增强体质、注意卫生、避免诱因和治疗原发病等。
1.病因:
主要病因: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
诱因:
感染因素: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潜伏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扁桃体炎。常见的感染因素包括过度劳累、受凉、潮湿、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上呼吸道有慢性病灶存在等。
免疫因素:当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功能下降时,病原体更容易侵袭扁桃体而发生炎症。例如,患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白喉等)后,可继发扁桃体炎。
其他因素:扁桃体本身的病变、邻近器官的急性炎症也可导致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
2.症状:
全身症状: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等。
局部症状:咽痛为主要症状,常为一侧性,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等。
3.检查:
体格检查: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见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其他检查:如有必要,可进行扁桃体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以明确病原体并指导治疗。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同时,可使用漱口液漱口、含片含服等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高热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等。
5.预防: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勤刷牙、勤漱口。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受凉,预防感冒,戒烟酒等。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以免继发扁桃体炎。
总之,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可有效减少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