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压迫硬膜囊属于脊髓型颈椎病,是较为严重的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退变等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引起脊髓功能障碍,主要症状有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引起脊髓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
1.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笨拙等;
2.行走不稳、踩棉花感;
3.手部精细动作笨拙,如扣纽扣、系鞋带困难;
4.躯干部感觉异常,如胸部、腹部束带感;
5.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尿急、尿频、排尿无力、尿失禁或便秘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
1.非手术治疗:包括颈部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
2.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目的是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此外,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颈椎病变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伏案工作,保持良好的姿势。同时,定期进行颈部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颈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截瘫。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