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管型尿见什么病

管理员 2025-07-06 22:48:25 1

蜡样管型尿一般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等疾病。

1、慢性肾小球肾炎

蜡样管型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尿液异常之一。慢性肾小球肾炎造成肾小球受损,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蜡样管型尿的形成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增生,导致管型中脱落的细胞和颗粒逐渐增多所引起的。

2、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小管坏死属于肾小管损伤的急性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缺血、肾毒性药物等。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中,蜡样管型尿是常见的尿液异常之一,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有关。

3、慢性肾衰竭

蜡样管型尿也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慢性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病的晚期阶段,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此时,蜡样管型尿的形成更加明显,尿液中的管型含量较高。

点赞
相关资源

颗粒管型偏高什么意思 2025-07-06

颗粒管型偏高是指尿液中含有较多的上皮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颗粒管型属于尿常规的检查项目之一,通常是由已经崩解的上皮细胞的原浆粘合而成。颗粒管型有时可出现在正常人的尿液中,特别是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尿液中颗粒管型偏高的现象。但是如果尿液中经常出现颗粒


病理管型能消失吗 2025-07-06

病理管型一般是指因为病理因素引起的管型尿,有可能会消失。若患者因为处于发烧状态而出现管型尿,一般积极处理发热症状后体温可恢复正常,管型尿会自行消失。其次,患者因为存在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而出现管型尿时,早期使用药物治疗使疾病康复后也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患者


肾盂肾炎常见管型 2025-07-06

肾盂肾炎可形成多种管型,常见的有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蜡样管型。1.透明管型这是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管型之一,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组成。在正常情况下,透明管型在尿液中含量很少,但在肾盂肾炎等疾病时,可大量出现。2.颗粒


食管型颈椎病的症状 2025-07-06

食管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咽喉疼痛与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声音嘶哑等。1.咽喉疼痛与异物感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常感到咽喉部位疼痛,并伴有明显的异物感,仿佛有东西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这种不适感可能时轻时重,尤其在吞咽动作时可能加重。


口腔颌面部毛细管型淋巴管瘤该怎么办 2025-07-06

口腔颌面部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注射、激光、冷冻等。1.手术对于局限性的瘤体,可采用微创手术彻底切除。手术切除时应注意保留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避免损伤正常组织。2.注射向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等药物,可使瘤体缩小或消失。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


血管型神经性偏头痛如何治疗 2025-07-06

血管型神经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曲普坦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癫痫药、-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可缓解血管型神经性偏头痛的症状。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具有较强的止痛


食管型颈椎病是什么 2025-07-06

食管型颈椎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这些骨赘压迫和刺激食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食管型颈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椎间盘退变、前纵韧带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机化、钙化及骨刺形成等。在临床上,食管型颈椎病的症状主


食管型颈椎病能自愈吗 2025-07-06

食管型颈椎病不能自愈,需积极治疗。食管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变等原因,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异物感等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食管受压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颈部制动、颈部牵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可


尿管型数偏高怎么回事 2025-07-06

尿管型数偏高可能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有关。1.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入尿液中,形成管型。2.肾小管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等,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


膜性肾病有管型尿吗 2025-07-06

膜性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是不是会伴随管型尿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膜性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而管型尿通常指肾小管损伤引起的一种尿液异常,表现为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碎片、蛋白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