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微创手术包括骨水泥注入手术、微创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椎体成形术、螺钉复位固定术、腰椎后入路手术等,不同手术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如下所示:
1.骨水泥注入手术
医生会在患者脊椎骨折部位进行皮肤开口处理,随后将穿刺针通过皮肤切口部位穿刺至患者的椎体部位,用专用的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的空腔部位,达到加固椎体、稳定脊柱的目的。
2.微创钉棒系统固定手术
麻醉后保持患者腹部悬空,随后进行定位,做后正中皮肤切口,随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声带、棘突,促使骨折部位露出。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部位后,将螺钉固定,随后用微丝修复,并缝合伤口。
3.椎体成形术
患者采取俯卧位姿势并进行麻醉,完毕后用导针放在椎体成形所需要的骨质入口处。随后在C型臂的监测下将导针锤入椎体,并且逐渐扩大通道,放入充气气囊。将骨折部位的椎体用气囊撑开,以恢复椎体高度,随后打入适量骨水泥,以改善椎体正常功能。
4.螺钉复位固定术
医生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做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等部位,将椎板充分显露。确定骨折部位后,将钢板置于棘突两侧,用器械做临时固定,随后根据钢板槽孔进行打孔,将螺丝固定于槽孔内,并安装旋转螺母。
5.腰椎后入路手术
腰椎后入路手术是取后正中切口,沿棘突向两旁剥离,暴露椎板外缘后,将钉棒固定在骨折部位,恢复椎体连续性后,放置引流管后,逐步关闭伤口。
患者在术后应该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卫生,避免与水接触,以免继发感染。若骨折部位疼痛加重,并且出现红肿、渗出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