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涎的准确位置主要位于大拇指指背第一节的内侧,其作用包括扶脾统血、通经活络、调节水液代谢、改善全身症状、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等。
一.位置
止涎穴位于大拇指指背中央线偏内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即为一穴,共有五穴,故又称为止涎五穴。止涎穴的取穴方法通常是以大拇指背第一节的内侧为基准,采用三分点法或五分法来确定具体位置。
二.作用
1.扶脾统血
止涎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相通,具有扶助脾气、统摄血液的功效。中医认为,脾主涎,即唾液的产生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该穴位对治疗流口水等脾虚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2.通经活络针刺或按摩止涎穴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对于五官气血不畅通导致的眼睛干涩、视神经萎缩、鼻子不通、口干舌燥等症状,该穴位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3.调节水液代谢止涎穴还是唾液腺的反射点,能够调节水液代谢,治疗各种水液外流不止的病症,如流口水、流鼻血、眼底出血等。
4.改善全身症状止涎穴对自汗、盗汗等全身性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与其调节气血、扶助正气的功能密不可分。
5.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止涎穴还能辅助治疗男科和妇科疾病,如前列腺炎、遗精、崩漏、月经淋漓不尽等,体现了中医穴位治疗的多靶点和整体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