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与家庭因素等有关,其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病因
1.遗传因素边缘性人格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倾向较高。研究表明,与冲动攻击行为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变异可能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有关。
2.神经生化因素边缘系统的神经递质异常,如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胆碱能环路的过度反应,可能介导情绪的不稳定。
3.心理与家庭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可能导致大脑神经过度紧绷,诱发边缘性人格障碍。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反复无常、好恶、奖罚没有定规和原则,以及父母婚姻关系破裂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诱发边缘性人格障碍。
二.治疗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分析疗法等。通过与患者的深入接触,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患者改变其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给予鼓励和强化。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培酮、丙戊酸钠、碳酸锂等药物,可稳定心态、改善情绪不稳定、偏执及分离症状等,减轻患者攻击行为。
3.物理治疗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还可以选择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有助于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