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不退38-39度两三天了,一般考虑和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有关,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引发机体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这些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形成高热,同时容易造成持续不退。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以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2.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扁桃体后,引发扁桃体肿胀、充血和炎症反应,炎症可导致扁桃体局部温度升高,并通过血液循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全身性高热,进而出现高热不退的现象。
患者需要保持口腔卫生,及时进行刷牙漱口,对控制炎症有一定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布洛芬等药物,能起到抗菌、抗病毒、退热的作用。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
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原体在支气管黏膜上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发高热。
患者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烟雾刺激、多休息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能起到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以加快恢复速度,控制炎症进展。
4.肺炎
肺炎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病原体侵入肺泡及肺间质,引发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会引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高热。同时,患者还会伴有持续咳嗽、气促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等,以加快身体的恢复。此外,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药物,能够杀死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促进病情恢复;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能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氧疗、机械通气等,以维持正常的血氧含量。
5.肺结核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后,会引发炎症,炎症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繁殖过程中释放的毒素都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进而引起持续高热。
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能起到抗结核作用。此外,也需要加强营养支持,吃蛋类、粥类、瘦肉等健康食物,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对于已经出现结核球、大咯血等问题的患者,还需要考虑采取肺切除术、空洞引流术等外科手术,将病灶进行切除,以缩短病程。
需要注意的是,持续高热时,不建议擅自使用退热药物,以防影响病情判断。此外,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避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