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经过稀释的硫酸镁湿敷,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但在使用硫酸镁进行消肿时存在一些禁忌,比如皮肤破溃者禁用、过敏者禁用、避免冷热敷时间不正确、避免浓度过高、避免与部分药物合用等。
1.皮肤破溃者禁用
硫酸镁通常为外用湿敷,若皮肤有伤口,镁离子可能会通过破溃表面进入体内,引起局部红肿加剧、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对于皮肤局部肿胀者,若表面破溃、伤口或出血,一般不可以用硫酸镁进行消肿。
2.过敏者禁用
对硫酸镁以及镁的制剂过敏者不能使用硫酸镁消肿,以免引起过敏反应,促使皮肤起小红疙瘩或充血性风团,并伴有剧烈瘙痒感,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
3.避免冷热敷时间不正确
消肿通常在48~72小时之内进行冷敷,所以此阶段禁用硫酸镁热敷,以免刺激局部,不利于组织修复。在肿胀发生72小时后,可以对局部进行硫酸镁热敷,若此时冷敷,则不利于肿胀的消散吸收。
4.避免浓度过高
硫酸镁浓度不宜过高,控制在50%左右,否则容易引起过度脱水,不利于病情恢复。
5.避免与部分药物合用
在应用硫酸镁进行消肿时,要注意避免和硫酸多粘菌素B、硫酸链霉素、葡萄糖酸钙、盐酸多巴胺丁胺、盐酸普鲁卡因、四环素、青霉素和萘夫西林等药物合用,否则容易出现药物反应。
此外,除了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大活络丸、骨友灵搽剂、参三七伤药片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改善血管通透性,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措施,改善局部循环,帮助消肿。饮食上可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摄入,比如瘦肉、鱼类、蛋类、橙子、草莓、香蕉等,帮助修复受损组织。
如果局部肿胀严重,患者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