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淋巴肿大一直不消可能与外伤、扁桃体炎、颌下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肿瘤病变转移等原因造成的,需要积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外伤
颌下部位淋巴结分布较多,当颌下受到外力冲击损伤时,可能会导致淋巴结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青紫、出血。急性期可用凉毛巾冷敷,刺激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则可以利用热毛巾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康复。
2.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反复发炎可能会刺激颌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对此可以遵医嘱服用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消除炎症,改善淋巴肿大的情况。
3.颌下淋巴结炎
颌下淋巴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淋巴结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会启动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从而使淋巴结肿大。针对该情况,可以遵医嘱口服抗感染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感染类的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片、头孢地尼胶囊等。
4.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细菌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颌下淋巴结,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结肿大。通常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吡嗪酰胺片等,帮助减轻病情。
5.肿瘤病变转
如果患者存在肿瘤病变,肿瘤细胞可能会通过淋巴管转移到颌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异常增殖,出现淋巴结肿大症状。此时应尽早通过外科手术将肿瘤病灶切除,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在处理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若是症状难以缓解,也应该及时就医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