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小孩经常发热一般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等感染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过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血病等非感染性因素有关,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化疗等方法处理。
一.感染性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小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经常入侵上呼吸道,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经常发热。
如果小孩体温未超过38.5℃,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出现,家长可使用温毛巾擦拭其腋下、腹股沟、手脚心等处,也可使用退烧贴,帮助体温下降。
2.支气管炎若小孩的支气管经常受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后,会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进而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可出现频繁发热的情况。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呋辛酯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能抑制细菌繁殖,缓解病情,促进体温恢复正常值。
3.肺炎若小孩的肺部经常受到支原体、细菌等病原体侵袭,会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会出现经常性发热的情况。
家长要让小孩多休息,避免劳累,如果体温已经超过38.5℃,可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混悬液、赖氨匹林散等药物治疗,促进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
4.急性胃肠炎若小孩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胃肠道经常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感染,会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性因子,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可经常出现发热。
家长应适当给小孩喝温水,预防脱水。其次,避免食用辣椒、生姜、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米汤、面条等,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对身体恢复有帮助。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过敏若小孩经常接触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释放大量组胺,对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刺激,会引起经常性的发热。
若过敏严重,家长可遵医嘱给小孩服用特非那定颗粒、氯雷他定糖浆、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减轻过敏反应。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小孩病情经常反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消耗加速,导致产热增加,会经常性发热。
家长可按医生的指导给其服用甲亢灵颗粒、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调节甲状腺功能,促进体温下降。
3.白血病患有白血病的小孩由于白血病细胞不断增殖,引起免疫紊乱,影响体温中枢功能的稳定性,会经常出现发热的现象。
可以听从医生的指导给小孩使用化学药物治疗,如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发热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小孩的病情变化,定期带其到医院复诊,方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