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的中药有麻黄、杏仁、地龙、射干、款冬花、紫菀、百部、苏子、白果、洋金花等,需辨证论治,不能随意使用。
1.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成分,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子宫等。
2.杏仁
杏仁性温,味苦,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杏仁酶、脂肪油等成分,能抑制呼吸中枢,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还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3.地龙
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中含有地龙解热碱、琥珀酸、蚯蚓素等成分,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有平喘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促进纤溶,防止血栓形成。
4.射干
射干性寒,味苦,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射干中含有射干苷、鸢尾黄酮苷、鸢尾黄酮等成分,能抑制流感病毒,有抗病毒的作用,还能抑制炎症反应,有抗炎的作用。
5.款冬花
款冬花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款冬花中含有款冬二醇、款冬酮、挥发油等成分,能抑制咳嗽反射,有止咳的作用,还能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6.紫菀
紫菀性温,味苦、甘,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中含有紫菀皂苷、紫菀酮、挥发油等成分,能抑制呼吸中枢,有止咳的作用,还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
7.百部
百部性微温,味甘、苦,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中含有百部碱、百部宁碱、原百部碱等成分,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有止咳的作用,还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
8.苏子
苏子性温,味辛,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苏子中含有苏子油、亚麻酸、亚油酸等成分,能降低血脂、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9.白果
白果性平,味甘、苦、涩,归肺经,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果中含有白果酸、白果酚、多糖等成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强心的作用,还能祛痰、抗菌、抗过敏。
10.洋金花
洋金花性温,味辛,有毒,归肺、肝经,具有平喘止咳、止痛、解痉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洋金花中含有东莨菪碱、阿托品、莨菪碱等成分,能松弛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有平喘的作用,还能抑制腺体分泌,散瞳。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哮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中药,也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同时,在使用中药治疗哮喘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