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子咬后红肿、瘙痒,一般是蚊虫叮咬、蜱虫咬、蜂蜇等因素引起的,常见处理方法为避免搔抓、清洗患处、冷敷、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
一.原因
1.蚊虫叮咬蚊子叮咬时会注入唾液,唾液中含有抗凝血酶和抗凝血酶抑制剂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红肿和瘙痒。
2.蜱虫咬蜱虫吸血时释放的唾液中含有麻醉剂和抗凝血剂,这些物质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的瘙痒和红肿。
3.蜂蜇蜜蜂、黄蜂等昆虫的蜇刺会释放毒液,其中含有组胺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导致红肿和瘙痒。
二.处理方法
1.避免搔抓尽量避免搔抓叮咬部位,以防止刺激皮肤,导致症状加重或出现感染。
2.清洗患处及时使用盐水、碘伏、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患处,有助于缓解局部的肿痒不适感,进而起到消炎、杀菌等作用。
3.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叮咬部位,有助于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从而缓解局部瘙痒和肿胀。
4.局部外用药物消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盐酸金霉素软膏等,有助于减轻红肿和疼痛。抗过敏药膏,如肤特灵、氯苯那敏等,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
5.口服药物若肿、痒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以阻断过敏反应,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