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包括新生儿黄疸、肝脏疾病、胆管阻塞等,具体如下:
1.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超出本身代谢能力所致,该病可直接引起胆红素偏高。而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的主要因素则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异常、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较弱等。
2.肝脏疾病
主要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临床上胆红素是评价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若肝脏出现异常,便可影响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届时亦可直接引起胆红素偏高,临床上称肝细胞性黄疸。
3.胆管阻塞
临床上可引起胆管阻塞的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癌等,胆管受到阻塞后,胆汁无法顺利排出,亦可引起胆红素偏高,称为阻塞性黄疸。
胆红素偏高可分为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增高等,其危害亦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间接胆红素升高
少数新生儿黄疸患者由于机体间接胆红素升高,致使胆红素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对脑部造成损伤,届时便可引起神志不清、肌肉抽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大脑缺血、缺氧。
2.直接胆红素升高
多见于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癌等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绞痛、黄疸、发热等一系列症状,且长期直接胆红素升高会引起其它脏器异常损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后果。
3.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增高
多见于肝脏疾病患者,此类患者由于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增高,肝功能严重受到影响,疾病后期可能会引起蜘蛛痣、腹水、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