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导致动脉壁损伤,脂质沉积,进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例如,高血脂会促使胆固醇在血管壁内积聚,加速粥样硬化进程;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容易发生病变。
常见的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作。胸痛可表现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有时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当心肌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通常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来明确诊断。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冠状动脉造影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用于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扩张狭窄的血管;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综合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其发病风险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