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防可控,有必要接种手足口疫苗,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有必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虽然大多数手足口病病例症状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型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手足口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低龄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后,抗体阳转率比大龄儿童更高,产生的免疫力也更强。因此,手足口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相对较低,通常不推荐接种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疫苗属于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接种。目前,手足口疫苗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需求选择。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但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即使接种了手足口疫苗,家长仍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