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可使用弱碱性溶液、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和病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使用抗生素。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好发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以下是关于鹅口疮治疗的一些建议。
1.一般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在喂奶后喂适量温水,可帮助清理口腔。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应避免吃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2.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可使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也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日涂抹口腔,每4小时一次,效果较好。
(2)全身用药:对于症状严重的患儿,或有免疫缺陷的患儿,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应及时调整用药,或停用抗生素。同时,注意患儿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
4.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口腔病变的变化情况,如症状是否减轻、有无新的病变出现等。
(2)鹅口疮容易复发,因此在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数日,以巩固疗效。
(3)患儿使用的餐具、奶嘴等应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治疗期间应避免给患儿使用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鹅口疮的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和病因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