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水浸泡冻疮的做法不可取,会加重病情,治疗冻疮应采取保暖、涂抹药膏、温水浸泡、抗感染治疗和注意饮食等措施。
冻疮是一种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通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例如手指、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临床上,将其分为三期,即红斑期、水疱期和坏死溃疡期。对于冻疮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等。而用热水浸泡冻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不能减轻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
用热水浸泡冻疮的做法之所以不可取,是因为在冻疮的早期,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如果此时用热水浸泡,会使血管扩张,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加剧,甚至出现水疱、糜烂等症状。如果冻疮已经出现水疱或溃疡,用热水浸泡则可能会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因此,对于冻疮的治疗,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外出时,可以戴手套、帽子、围巾等,以保护手部、头部和颈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2.涂抹药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一些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3.温水浸泡:如果冻疮已经出现水疱或溃疡,可以用温水浸泡,但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在37℃-40℃之间,每次浸泡15-30分钟,每天2-3次。
4.抗感染治疗:如果冻疮出现感染,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注意饮食:在治疗冻疮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坚果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总之,对于冻疮的治疗,应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注意保暖、涂抹药膏、温水浸泡、抗感染治疗和注意饮食等措施。同时,如果冻疮症状严重,或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