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套叠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或误诊,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肿块,还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男多于女。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发病最多。肠套叠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肿块,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肠套叠表现的具体分析:
1.腹痛:腹痛是肠套叠的常见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伴有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等症状。腹痛缓解时,患儿可安静或入睡。
2.呕吐:呕吐也是肠套叠的常见症状,初为乳汁、食物残渣,后可含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3.便血:便血是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多为果酱样血便,出血量一般不多,不与大便混合。
4.腹部肿块:腹部肿块是肠套叠的重要体征,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有压痛,肿块可移动。
5.全身症状: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肠套叠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肠套叠,应及时进行空气灌肠或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新生儿肠套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