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伴发的葡萄膜炎好发于生育期女性,20-40岁年龄段多见,黑人、亚裔人群患病率相对较高,此外,有SLE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有光过敏等症状、感染等人群也需警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眼部受累较为常见。其中,葡萄膜炎是SLE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失明等严重后果。那么,SLE伴发的葡萄膜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呢?
SLE伴发的葡萄膜炎好发于生育期女性,且多见于20-40岁年龄段。这可能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因为雌激素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此外,SLE患者中黑人、亚裔人群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除了上述人群外,以下人群也需要警惕SLE伴发的葡萄膜炎:
有SLE家族史者:SLE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SLE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可能与SLE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增加了发生葡萄膜炎的风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增加发生葡萄膜炎的几率。
有光过敏、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者:这些症状可能是SLE的表现之一,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异常,需要警惕葡萄膜炎的发生。
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诱发SLE活动,从而增加葡萄膜炎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SLE伴发的葡萄膜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出现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总之,SLE伴发的葡萄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SLE,控制病情活动,减少葡萄膜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