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重型再障病情重、进展快,非重型再障病情轻、进展慢,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再障可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下面将为你具体分析。
一、再障的临床表现
1.贫血
常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2.出血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女性患者可有阴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
3.感染
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
二、再障的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4.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三、再障的治疗
1.支持治疗
(1)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2)纠正贫血:根据贫血程度,可给予输血或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3)预防出血: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4)防治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2.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重型再障。常用药物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等。
(2)促造血治疗:适用于非重型再障。常用药物有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
3.其他治疗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重型再障,年龄小于40岁,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中医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
四、再障的预防
1.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等,避免长期接触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
2.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再障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定期体检:有再障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