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第二针和第三针间隔1及6个月。
乙肝疫苗第二针和第三针间隔多久为宜?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乙肝疫苗儿童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试行)》,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般情况,具体接种间隔时间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的说明:
新生儿: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后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
延迟接种: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导致乙肝疫苗第二针或第三针延迟接种,一般不建议过早接种第三针,可及时补种第二针,后续两针接种间隔应尽可能延长至4个月以上,以确保接种效果。
补种原则:对于未按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应尽快补种,补齐未接种的剂次。补种时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在接种疫苗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并给予相应的建议。接种疫苗后,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观察和护理。
总之,乙肝疫苗第二针和第三针的间隔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共用注射器、避免高危性行为等,也有助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