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主要包括骨折固定后的早期、骨折后2周到6周以及骨折愈合后期三个阶段,包括握拳、屈伸手指、腕关节屈伸、上肢肌肉收缩、增加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活动、力量训练等,应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锁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骨折固定后的早期(0-2周):
握拳、屈伸手指:用力握拳,再缓慢放松,每天进行多次。
腕关节屈伸:轻轻屈伸腕关节,避免过度用力。
上肢肌肉收缩: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如上肢肌肉紧绷。
2.骨折后2周到6周:
增加活动范围:开始活动肘、肩关节,如旋转手臂、抬高上肢等。
恢复正常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梳头。
3.骨折愈合后期(6周后):
进一步增加活动:可进行爬墙运动、肩关节外展等活动。
力量训练:逐渐进行肩部和上肢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侧平举。
注意事项:
锻炼应逐渐增加强度和范围,避免过度疲劳和再次受伤。
如有疼痛或不适,应适当调整锻炼计划。
定期复查X光,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锁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应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恢复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个体的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计划。此外,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更谨慎的锻炼指导。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耐心是很重要的。